重庆中天工程机械欢迎您!登录/注册
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探索共赢新模式 G20(二十国集团)报告(2016-2017)把脉经济热点

    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中国作为主席国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峰会主题,并设置了“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四大议题板块。中国在完善全球治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方面提出或参与了很多建设性倡议,世界也期待此次峰会推动各方凝聚共识并制定行动方案,期待中国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那么,二十国集团(G20)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如何?如何加强G20各国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记者从8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经济热点分析报告(2016-2017)》(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布会上获悉,报告对2015-2016年G20经济发展形势做了深入分析,并对2016-2017年G20经济发展前景与政策走向提出了前瞻性的战略分析,是G20经济热点问题分析的一部力作。
    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分析G20的经济发展态势和经济政策走向,该报告在国家创新竞争力、结构性改革与提升全球经济增长活力、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金融发展形势与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贸易投资形势与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开放变革、绿色经济融资的发展形势与推动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等领域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为我国积极参与G20事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借鉴。

G20经济分化明显  全球格局加速重构

    报告认为,2015-2016年由于受全球经济环境和下行风险的影响,G20各成员之间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大的分化现象,增长动力仍旧比较疲软。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尽管G20各成员都采取了一定的经济扩张政策,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加大财政刺激,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同时还带来了债务高企、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下行风险持续存在,突出表现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呈现持续下降态势非常明显,以及许多经济体出现的低通胀,致使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二是国际贸易增长缓慢。国际贸易大环境日趋严峻,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放缓、投资和贸易不振、汇率震荡扭曲贸易成本、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致使国际贸易增速大幅放缓,2011-2015年连续四年低于3%。虽然2016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6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将达4%,但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三是货币政策持续宽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当前,G20各成员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仍在于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和保持价格稳定,并没有大幅改变货币政策态势的意图。而且,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增长疲软、贸易形势严峻的背景下,G20进一步扩大货币宽松的可能性还会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欧洲和日本央行已经向市场传递了这一信号。四是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G20各成员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这对维持经济增长或实现经济复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持久,很多国家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结构性改革进展依然缓慢。
    综合来看,2015-2016年G20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G20经济表现分化明显;二是新兴经济体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经济格局重构加速;三是G20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深化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共识;四是自由贸易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国际贸易环境严峻;五是投资和建设基础设施是驱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六是科技创新是推进各国经济复苏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今后,G20各国应该加快结构改革和转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出“包容性”和“非对抗性”两大特征,扩大和深化务实合作,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效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领跑世界经济增长  构建合作共赢价值链

    展望G20经济发展方向与趋势,报告认为,G20从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推进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对话成长为各成员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有效多边机制,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换期,面临诸如低增长、低通胀、金融市场持续波动等严峻挑战,迫切需要G20各国就促进增长、打击避税、进行金融时序改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重要共同议题展开讨论。
    报告提出了2016-2017年G20的发展方向。G20要勇于承担起全球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和包容的世界经济。G20成员应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和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均衡现象,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地区和人民。
    一是要做世界经济增长的领跑者。G20要发挥其特殊作用,推进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沟通以形成政策共识,做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者。
    二是要做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的改革者。G20应加强结构性改革行动的顶层设计,要加强成员国之间结构性改革政策特别是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性,以提升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效果。
    三是要做全球高效经济金融治理的引领者。G20应成为全球高效经济金融治理的引领者,以提升其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能力和影响力,营造法治、规范、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四是要做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的协调者。全球价值链已进入新的调整重塑期,G20应做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的协调者。
    五是要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先行者。G20应率先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从个人、国家、全球三个层面推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报告还就2016-2017年G20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一是创新增长方式将取得新的突破,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在新发展思路的引领下,G20创新增长方式将取得新的突破,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合作与实施,鼓励在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全面创新,不断释放新的增长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二是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推进,为世界经济发展激发新活力。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G20各成员的共识,将会成为G20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G20将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各个国家和地区将通过资源要素的重新调整和配置以进一步释放内生增长的动力,激发发展新活力。三是国际金融治理架构将更加完善,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制度保障。G20将会继续努力推动建立更加稳健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构的改革、推进国际主权债务重组、监督和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强化特别提款权的作用等措施,营造平稳有序的国际金融环境,不断完善国际金融治理架构,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国际贸易与投资将更为强劲,逐渐构建起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全球网络。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中,G20将推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形成更加广泛的全球投资贸易共同体,促进全球贸易投资治理的一体化发展,构建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逐渐构建起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全球网络。

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全方位互联互通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任何国家都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报告分析认为,只有不断推动域内外国家,尤其是主要经济体的G20各成员之间,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寻求创新增长,才能产生更强的组合效应,才能有效扭转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不利局面。这是因为加强互联互通,能够促进G20国家实现国内外市场的高水平对接,会极大地刺激消费需求,优化市场环境和结构布局,从而产生强大的经济增长带动效果。尤其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单纯依靠财政手段和货币刺激,难以有效恢复经济较快增长的情势下,旨在加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与投资,已逐渐成为了拉动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因此,推进经济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成为G20经济体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尽管多数G20国家意识到了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对推进整体经济的意义,但在合作环境、合作思路以及合作模式的限制下,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建设的进程并不理想。再加上制度、政策、标准等问题,增加了人员、商品、资金跨境流动的成本与时间,互联互通带动经济的成效并没有充分显现。可以说,当前G20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互联互通中仍存在着障碍与困难,使其应有的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表现为,不良的投资环境与“利己”性合作模式,阻碍了合作的持续开展;资金短缺再加上融资平台限制,影响合作建设进程;政治因素干扰,缺少战略互信,难以实现良性互动;整体合作层次较低,设计缺乏规划,难以充分发挥项目带动效应。
    针对上述问题,G20应优化合作机制、拓展融资模式、增强相互信任和完善合作规划,共同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增强国际间的互联互通。一是优化合作机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G20各国应顺势而为,在政府、企业、金融方面更新理念、创新思维,优化合作机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二是拓展融资模式,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步伐。灵活运用PPP模式,加大国际合作,通过拓展融资模式,扩大互联互通的资金规模。三是增强相互信任,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经济走廊为依托推动G20各国经济互联互通;要以人文交流为纽带,推动文化、心灵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夯实G20各国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四是完善合作规划,增进区域合作与良性互动。G20各国应该推进区位要素、增长要素以及战略要素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进行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协调和规划,加强互联互通建设的顶层设计,增进区域合作与良性互动。
    为此,中国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克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应对。首先,进一步增强各方的政治互信。充分挖掘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明底蕴和历史上的友好往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加强交流合作,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消除外界与中国的隔阂,增强互联互通建设各方的政治互信。其次,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要守法经营和诚信经商,优先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当地民众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再次,拓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融资模式。中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和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格局。最后,积极参与互联互通机制的构建。倡导建立全面负责国际互联互通建设的专门机构,研究制定与互联互通相关的制度、政策,制定符合各方利益的互联互通规则。

探索共治模式  推动金融治理改革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后,出于合作应对危机的目的,G20实现了从部长级会议到领导人峰会的升级,并迅速成为应对危机的核心国际机制。报告认为,虽然G20尚未从根本上搭建起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秩序,但它已经反映出了传统大国与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治理中联合共治的新模式,标志着新兴经济体将在世界金融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影响力。
    当前,G20峰会在全球金融治理上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各成员国份额和投票权改革以及扩大成员国的直接融资向全球金融机构追加可用资金等方式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二是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协调各国金融当局和国际标准制定组织的工作,发展和促进有效管制、监督及其他金融政策的实施,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三是承诺通过改善全球经济,努力构筑更为稳定和更富弹性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确保全球经济的系统稳定。
    报告同时指出,当前G20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仍存在以下三方面主要问题:一是尽管美国国会已于2015年12月通过了2010年IMF份额和投票权改革方案,但实质上并未根本解决IMF投票权分配和内部治理中的所有问题;二是作为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改革主要内容的《巴塞尔协议Ⅲ》,由于各国具体的金融结构、法律体系、银行业特征及运行现状、银行监管等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导致落实的同步性大大降低;三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停滞不前,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本位地位在短期内难以动摇,美元汇率具有极强的外溢效应,特别是2015年以来多种货币对美元贬值,如何引导市场预期并避免市场过度波动成为各国货币当局普遍面临的难题。
    与此同时,G20内部在金融稳定发展上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就发达国家而言,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初期采取了较为一致的宽松货币政策,但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方向性分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步入加息周期,而欧洲、日本等仍保持负利率政策。这种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可能增大国际外汇市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从而导致新的失衡风险产生。就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自2013年以来,各国明显表现出经济增长趋缓、转型发展压力加大的情况。特别是在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后,新兴经济体国家将面临更高的偿债成本,债务风险加大,同时资本外流速度加快,各国通过货币宽松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的效果开始出现衰减,汇率持续下滑也使得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报告认为,G20要维持金融稳定发展需着重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各成员间应加强信息交流和政策意图沟通,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将汇率过度和无序波动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应扩大IMF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避免单一外汇储备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二是各成员间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重点关注市场化融资领域的潜在风险,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的跨国监管,在G20框架内防范短期金融风险,有效解决债务风险问题,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三是继续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包括建立多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推进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构建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继续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等。
    当前,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金融治理新变革的重要参与方与影响者。未来中国要在全球金融治理新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在战略和策略上做好相应的调整,提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更高层次地主动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一是加快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实力和经营能力,同时逐步实现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外两个金融市场的对接,实现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蜕变。二是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首先在亚洲地区通过金砖国家机制、东盟-中日韩“10+3”机制、上合组织等区域性平台开展货币合作,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其次充分利用担任 2016 年 G20 峰会东道国的有利时机继续推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促进特别提款权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三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包括针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存量改革提高在现有国际金融组织中的话语权以及积极开展增量改革发展我国主导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四是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建设,积极承担新兴经济体国家领头羊的责任,通过“一带一路”共建、金砖国家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大国协调等模式和途径努力推动主要大国形成以 G20 为全球治理主导机制的共识。五是稳步推动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大力提高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跨国金融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支持以实体经济为对象的中长期资本跨境流动,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的管制,充分利用自身作为 G20、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的角色,积极影响和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制定,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宏观审慎框架的构建,提高自身在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上一篇:工程机械行业良药是海外还是国内市场
下一篇:挖掘机需求暴涨 工程机械扬帆远航
友情链接 >>